关于做好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的对策与建议

经济普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目的是为了全面掌握我国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规模、结构和效益等信息,建立健全覆盖国民经济各个行业的基本单位名录库(含编码)及其数据库系统。认真搞好经济普查,通过全面调查我国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各类单位的基本情况和生产经营情况,摸清国家家底,对研究制订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优化经济结构、探索经济发展路径、改进宏观调控,开拓新的就业渠道、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革统计调查体系、完善国民经济核算制度等具有重要意义。

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将于2023年正式开始,现以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实践为研究为对象,全方位分析普查过程中存在的困难与问题,认真研究、总结经验,为更好地开展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提出合理化可操作性的意见建议。

一、“四经普”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一)单位清查底册乱、时间紧

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新增了单位清查环节,由工商、税务、民政、金融等部门注册登记的单位共同形成清查底册。在正式普查之前开展单位清查,对正式普查时提高单位的准确性和工作效率效果较为明显,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一是部门单位底册信息混乱,多年死而未消的“僵尸”单位大量存在,单位注册地划分、详细地址、联系方式也普遍不准确或不完整,单位底册信息的错误直接导致单位清查结果错误,如该单位底册划分信息显示在A地、而实际却是在B地,且没有准确的联系方式,这类正常运营单位最终会被A地标注为无法正常普查的单位或查找不到的单位,而B地会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清查漏登。二是四经普单位清查时间过短,除去前期工作协调、物资准备、程序调试,全市13.5万家单位,20.4万家个体户,实际上户清查的时间只有不到一个月,时间太过紧张。不准确的信息底册,加上过于紧张的时间安排,导致最终清查效果并不尽如人意,最后用不准确的清查结果导出普查底册,普查底册的准确性自然就要大打折扣。

(二)普查程序不够成熟友好

历次经济普查都会开发新程序,但新程序下发较为仓促,各项功能设计不够完善,运行不够稳定,操作友好性上也有所欠缺,主要集中在:一是在PAD的数据传输过程中,前期频繁出现问题,经常性传输失败;二是审核关系设置上并未实现同步,前端PAD数据采集端的审核公式较少较简单,后台数据处理端审核公式则更多更复杂,导致后期数据审核压力巨大,需要普查员一而再、再而三上户重新填写报表,增加了重复的工作量,而使得普查对象产生不满情绪,工作配合度降低。

(三)部门参与度较低

从部门参与情况来看,虽然成立了上饶市第四次全国经济领导小组和上饶市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但部门参与度仍然很低,主要集中于前期清查阶段。因为清查底册采用的是部门自上而下方式导入,但各部门提供的底册并未向对口下级部门提供口径、指标解释等相关说明,也未对底册进行自下而上的审核确认,而后期开展清查结果进行数据质量部门确认工作,则是采用自下而上的方式,导致部门意见出现分歧,认为底册并非由当地部门提供,无法对其最终结果进行确认,最终也并未做到真正意义上的部门共同确认清查结果。到普查正式入户登记时,部门共同参与几乎为零,远未达到联合开展、联合办公的制度效果。

(四)数据采集存在缺陷

“四经普”采用PAD上门登记,考虑到经费成本压力,多地PAD设备采购不足,远未实现“两个普查员一台设备”的配置要求。普遍存在多个普查员使用一台PAD设备,一台PAD设备录入多个普查小区数据,导致一台PAD设备需要多次清空重置,这样既不能确保普查数据安全性要求,也不利于数据前端的保存审核。

(五)“两员”补助标准低、范围窄

“四经普”第一次由国家统计局发文明确“两员”补助标准,并且持续跟踪基层补助发放情况,体现了对基层普查人员的关怀,是经济普查工作中的进步与亮点,但发放标准仍然偏低,尤其本次普查增加了前期清查工作环节,“两员”普查时间战线拉长,但部分经费紧张地方仍然按最低标准包干计算,并没有考虑时长问题,而且只针对“两员”,对工作量更大、压力更大的基层统计部门普查人员没有出台补助奖励办法,补助范围较窄。

二、对做好经济普查工作的对策建议

(一)适当延长单位清查与普查时间

作为一项五年一次的重大国情国力调查,建议适当延长单位清查与普查工作时间,在前期底册整理,物资准备、“两员”选聘、程序业务培训结束后,正式开始计算单位清查工作时间。基本单位名录季度维护工作量一般为一万多家单位,基本是在一个半月时间内完成维护,四经普单位清查,法人单位和产业活动单位13.5万家,个体户20.4万家,且涉及大量跨地区单位,考虑普查工作有众多“两员”参与,按工作量推算,单位清查时间至少不能少于三个月,用时间换质量,这样才能保证单位清查工作质量,形成质量较好的普查底册。正式普查涉及指标量多,数据量大,尤其针对一些大的集团公司,子公司与母公司数据往往内部划分复杂,对未计入法人公司的产业活动单位数据如何计算等各类情况需要认真研究解决,因此建议改变原来经济普查的时间安排方式,改变原来匆忙上程序,匆忙登记,匆忙审核,匆忙出结果的方法,把普查登记的时间适当延长,切实把普查数据搞准搞实。

(二)提高部门参与配合程度

尽管每次经济普查均成立了领导小组和领导小组办公室,但真正参与度不高,大多数部门成员只是来“挂个名”、“开个会”、“领个奖”。建议吸收部分部门工作人员作为“两员”参与到整个普查过程中,尤其是县、乡一级基层普查办,让吸收进来的“两员”相关部门同志同样参与入户清查、入户登记调查,享受“两员”补助,普查结束后,并给予一定嘉奖。这样既可以提高部门人员参与度,也可以增强调查对象的配合意识,同时还可以进一步扩大经济普查影响力。

(三)扩大普查程序试用试错范围

鉴于每次经济普查都要开发使用新程序,第五次经济普查大概率会再次开发新程序,而以往普查程序最早在普查试点中使用,试用范围窄,体量小。建议扩展程序开发实践和试用范围,提前下发各级统计部门试错使用,不论是前端数据采集程序还是后台数据处理程序,可在基本单位名录季度或年度维护中先行试用,确保程序能够适应各阶段工作使用需要,各功能模块设计符合各级统计部门需求,数据传输畅通,程序运行稳定,前后端审核条件一致或相近。只有经过各方试用试错之后,才能确保推出的程序实用友好,切实提高工作效率,节约各方成本,保证普查过程的严肃性与数据的安全性。

(四)更新数据采集方式

如果全部由PAD设备来进行数据采集,PAD设备经过长时间闲置,大多数PAD已不能正常使用,地方需要不断采购新的PAD设备,显然会给地方带来成本压力,可以借鉴人口普查用PAD设备与手机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数据采集。手机采集最大的优势便是大大节约了经费成本,且方便携带,操作更加简单易学,但手机当中APP软件众多,且几乎所有APP都可以无条件获取用户信息,用手机采集数据,首先需要考虑数据安全问题,建议在程序设计上,能够对数据的安全性进行加密保护。

(五)积极探索引入第三方服务

在“四经普”中,国家局已经开始使用第三方服务,用于了解单位实际入户情况,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即将到来的“五经普”,同样应积极探索第三方服务使用方式。往届“两员”主要由社区、街道、乡镇工作人员组成,但术业有专攻,随着社会发展进步,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涌现,社会对普查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需要了解掌握的结构性变化、多维度数据越来越多,要采集的指标也随之不断增加,“两员”配置也应当进行提升优化。建议适当引入第三方服务,尤其部分地区已有运营较为成熟的统计事务所,引入专业统计事务所加入经济普查工作队伍,可以大大提升“两员”配置专业化程度,而以何种方式加入,以什么形式给予经费支持需要进一步的讨论和调研。

(六)与时俱进提高“两员”补贴标准

普查工作时间紧、任务重,提高待遇支持,利于“两员”队伍稳定,建议“五经普”,国家普查办考虑五年当中的经济增长情况,在“四经普”基础上提高“两员”补贴最低标准,并明确下文要求各级政府要有一定比例的配套补贴标准。在“两员”补贴发放范围上可适当扩大,对县、乡一级基层统计部门参与到普查工作当中的人员也一并纳入补贴范围,积极调动基层经普办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基层基础工作扎实,才能从源头保证数据质量。

综上所述,经济普查范围广、工作量大,普查结果将为各级党政制定宏观调控政策和中长期发展规划提供重要统计数据支撑。经济普查过程中的每一阶段、每一步骤都需要经过认真研究、详细计划,只有不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才能真正使经济普查做到与时偕行,吐故纳新,确保科学实施经济普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