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谋划 凝心聚力 高质量做好“五经普”工作几点思考

五年一次的全国经济普查,从国家统计局到省、市、县统计局已开展筹备调研工作。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是在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后的首次重大国情国力调查,它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非常重大意义。

“五经普”不仅要应对疫情形势复杂多变带来的新挑战,还要面对“放管服”改革后深入推进,形成的市场主体数量庞大复杂以及首次整合投入产出调查的新课题。所以早启动、早谋划、做足做细前期准备,开展普查方案调研、数据软件开发、宣传发动等工作更为重要。现结合本人参与“四经普”和“七人普”经验与创新做法,就如何高质量完成“五经普”工作,提出几点工作思考,供参考。

一、强化统筹协调,构建“五经普”工作新格局

“五经普”正值“十四五”规划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主要攻坚期,科学提前谋划,加快统筹协调,务必凝聚强大共识是做好此次普查的关键。

一是政治站位再提高,充分认识新时代开展“五经普”工作的战略意义。我国经济社会已步入新的发展阶段,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逐步推进和实施新发展理念,通过“五经普”全面掌握创新驱动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绿色经济发展新进程和经济产业结构新变化,测定我国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等新情况,将为研究制订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优化经济结构,探索经济发展新路径,改进宏观调控方式,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完善国民经济核算制度等提供科学准确的信息支持。同时对完善统计调查体系,推进统计现代化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二是职责再明确,多方联动,合力推进“五经普”工作。各级党委、政府全面加强组织领导,充分发挥各部门职能优势,主动作为,强化联动效应,提高相关部门在普查小区划分、单位清查、数据采集、数据处理等全过程的参与度,整合力量共同推动,构建“统一领导、分工负责、共同参与”的普查工作新格局。各级政府确保落实人员、经费、物质等保障,加强协调沟通,强化数据共享,建立分工负责、权责统一的普查工作机制,确保高质量完成普查工作。

二、强化顶层设计,创新制度方案工作新路径

“五经普”首次整合投入产出调查,是面对世界经济发展新变化,聚焦我国“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新情况、新特点的大型普查,积极面对新问题、新挑战,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构建完善、科学、创新的普查制度体系。

一是强化完善普查软件系统建设。普查软件系统完善与否决定着普查的进度和质量。历次开展大型普查都会有新的普查程序下发,但在普查试点阶段或是在普查登记的关键时间节点,程序都会出现各种问题。普查技术领导小组在新的普查软件运用之前应充分测试、评估,对历次普查出现的问题要不断完善、优化并改进措施,做好相应预案,为普查顺利开展提供重要技术保障。

二是优化普查制度方案的设计。总结历次普查经验,优化普查制度,因“五经普”整合了投入产出调查,在总体框架上建议立足于整个国民经济总体资料信息,保证用于国民经济核算的各专业投入、产出等价值指标设置、指标内容和指标解释在口径上要统一,强化价值量指标,精简实物量指标,提高普查指标与会计科目的关联性。同时,要强化普查方案的研究和论证,如方案中各普查时间点设置要科学把握,特别是要合理设定时间。普查工作中大量具体工作任务都在基层,应把基层的时间留够,要确保县、乡(镇)级的普查、核查时间,保证基层“两员”有足够的时间清查摸底、培训以及对底册进行核实比对、查疑补漏和数据评估分析,形成高质量的普查底册,这是为整个普查奠定基础的关键。

三是重视经普信息开发应用。从历次大型普查看,与普查清查、登记工作相比,普查信息开发应用效果不明显。上级普查机构要加强对普查资料开发应用工作的业务指导,普查技术领导小组要在普查开展阶段同步开发普查数据处理软件,提前谋划普查数据开发应用,引入新兴技术,创新挖掘普查潜在数据信息,强化两次普查结果数据比对形成数据库,切实将普查数据信息转化成决策信息,更好地为政府和社会服务。

三、强化便捷高效,精准采集源头数据真实有效

大数据时代,要充分利用部门行政记录、大数据,拓展信息来源渠道。广泛应用编办、税务、市场监管、银行等部门行政记录实现信息共享开展经济普查,减轻普查对象负担,降低普查成本,提高普查效率。

一是优化联网直报平台自动审核技术,提高数据质量。简化一套表联网直报平台操作界面,添加更多实用功能,压缩重复指标和报表,完善多指标联审评估,让调查单位在填报时能随报随审,减少后期查询、修改工作量,提高效率。

二是充分利用现有信息技术推动数据采集智能化、便捷化,拓宽普查方式。针对数量庞大的小微企业和个体经营户会计资料不全问题,在确保数据质量和信息安全前提下,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供更安全可靠、灵活便捷的数据采集和报送方式,倡导向普查对象推广互联网自主填报等智能化、便捷方式,减轻“两员”工作量,提高普查工作效率,既最大限度地保障普查对象的隐私,也减少人员聚集和接触,符合疫情防控要求。

四、强化选聘培训,落实“两员”队伍精干高效

配齐配全“两员”是高质量完成普查工作的前提与基础,精心组织业务培训、确保培训效果是高标准组建一支责任心强、业务精湛的普查队伍的关键环节。

一是创新选聘模式,把好“两员”数量关。充分发挥乡(镇)、社区农经员、司法员、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等既熟悉所属区域情况又具有接收新知识的优势,组建“网格化+”普查队伍,积极动员责任心强的退休职工、文化水平高的刚毕业或者实习大学生加入普查队伍,采取新老普查员结合方式,锻长补短,通力协作完成普查。在经济主体集中的区域可采取向统计代理事务所、会计事务所等社会第三方购买服务方式,充分发挥他们专业特长,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提高普查进度和数据质量。

二是多形式开展培训,把好“两员”质量关。“五经普”表式多、指标复杂、填报难度大,因此应高度重视“两员”培训工作,坚持“两员”培训考试合格再上岗原则。从培训时间上,要安排充足;从培训经费上,要保证;从培训形式上,针对性、可操作性要强。在培训内容上,除解说普查方案外,要重点讲清数据取数及来源、各指标间的逻辑关系、特殊情况处理方法,注重培训的实际操作性;在培训方式上,根据普查各阶段任务不同分批次集中培训、点对点现场教学相结合原则,确保培训实效。

五、强化监督指导,确保“五经普”数据高质量

经济普查,把脉“国之大情”,掌握“国之大数”,服务“国之大者”,是推动“国之大策”的重大举措,强化数据质量,充分发挥统计监督职能,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计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具体实践,坚持依法普查,把数据质量控制贯穿于经济普查全过程。

一是要加强普查业务督导指导,建立普查工作督查指导、数据质量评估等机制。各级普查办要深入基层进行业务指导和数据质量督查,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针对普查实际问题现场指导、答疑解惑,确保普查进度。并充分利用大数据比对核查,把数据差错消灭在基层,确保普查数据准确性。

二是加强统计监督,严肃查处普查违法行为。统计部门是统计数据质量的首要责任者,必须旗帜鲜明的反对统计造假,弄虚作假,确保数据的真实有效。既要加大《统计法》《监督意见》《全国经济普查条例》等统计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又要坚决扛起统计数据质量的管控责任,坚决纠治统计造假不收手不收敛问题。进一步落实普查责任制,强化监督问责,持续加大执法检查力度,严惩统计违法行为,确保普查数据质量,为党和政府、为社会交一份满意的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答卷。